基因編輯技術——正方意見

  • 避免遺傳性疾病如失明,失聰
  • 對重症疾病或減少壽命的病產生預防能力如愛滋病,癌症

基因編輯技術近年高速發展,一般市民在坊間不難找到由基因改造而成的優質食材或飲料,甚至植物培養。人類不斷透過科技應用令世界變得更美好,走得更遠。若然技術許可,普及的基因編輯改造人類基因亦是可以考慮的項目。

當然基因編輯生物永遠存在涉及道德倫理的爭議聲音,很多人擔心若貿貿然未有足夠科學認識及技術下隨便更改體內基因,會為人類帶來不可回頭的負面效果。但在社會發展推動下,科學家在特定許可的情況,是可進行一定程度內可接受的基因改造實驗,舉例如英國,在2008年確立了基因編輯試驗的合法性,但要求試驗囊胚,其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不許植入生殖系統。

隨著實驗次數增加,技術層面升級,科學家能進一步了解基因編輯過程中可改善的位置及

帶來的後果,甚至創造出具前瞻性的糾正疾病方法。

現時,若坊間討論基因編輯為用來治病,基本上沒太多反對聲音。一對父母或其中一方帶有遺傳性疾病如失明或失聰等,基因編輯技術能令他們的後代避免帶有此病原體。即使後天性疾病,在現今醫學下仍未能找到完全的根治方法,但我們可透過改變基因令下一代帶有抗體避免感染此類惡疾。此等科學實驗的前設都希望能夠令人類可得到正常的生命周期甚至更好的新世界,當然必須確保技術方法是安全,亦可確保生命體可成熟成長。在所有層面都受到認可下,與生殖細胞有關的改造技術實驗應可嘗試推動。

撰文:馬振庭

資料來源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636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