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 – 哀傷輔導的角色

面對挚愛的離世,最直接的情緒便是悲傷,心理學家華爾頓(Worden)提出悲傷者必需完成四個哀悼任務,包括:

1. 接受死亡的事實

2. 經歷悲傷的情緒

3. 適應逝者不存在的新環境

4. 投入新的關係中,才能夠完成經歷悲傷的過程。

不過,每個人的悲傷過程都不一樣,需要的復原時間亦各異。當情緒持續維持在繃緊的狀態超過半年,並影響日常生活,又或者悲傷者出現一些需要即時介入的情況如自殺時,便需要到哀傷輔導服務。

「跟一般輔導一樣,我們需要先跟對象建立信任的關係,但哀傷輔導內容會圍繞死亡,而在華人社會中,死亡依然是一個禁忌。」任職公立醫院的醫務社工蔡姑娘解釋,很多家庭認為葬禮的完結便代表哀傷亦需告一段落,大家不要再提不要再想,於是情緒缺乏空間表達,哀傷輔導便著重於讓悲傷者表達自己的情緒和處理與逝者之間的關係,而最理想的是儘早介入輔導,讓大家可以準備患者的離世。

會感到悲傷的還有兒童,然而他們對死亡的認知仍很模糊,加上他們的悲傷情緒容易被忽略,兒童哀傷輔導的情況並不比成人的簡單。根據香港其中一個提供哀傷輔導的非政府慈善機構贐明會出版的兒童哀傷輔導手冊中指出,兒童在幼兒、小學、中學階段對於死亡有不同的理解,延伸出的哀傷反應亦有不同。幼兒可能會害怕分離、出現倒退行為;小學階段的兒童對死亡會加以聯想,可能會擔心家人離世會否影響其他家人的關係; 中學階段青少年處於青春期,或會隱藏自己的情緒,亦會害怕朋輩關係受到影響。

醫務社工蔡姑娘表示自己在進行兒童哀傷輔導時有三個角色:提供資訊、提供情緒出口、情緒支援。成人跟年紀小的兒童解釋死亡時,很多時候會用「走咗」這類抽象的字眼,令兒童誤以爲去世了的家人會回來的,有時候他們更會以為是因爲自己頑皮所以令到家人離世。蔡姑娘鼓勵直接使用「死」字,因為這是最正確的描述,配合一些日常生活的例子,例如金魚死亡,給幼兒解釋死亡後不會呼吸、不能進食等狀態。「但這個階段的小朋友不是真正吸收了這堆資訊,我們和家長都需要不停重複告訴他們。」除了對死亡的狀態好奇外,小朋友對於患病家人的病情都會有自己的想像。蔡姑娘說她會先了解小孩對家人病情知道有多少,透過繪畫可展示到小孩的認知和感受,曾經有一個小女孩畫了一個有很多毛的圓形,原來這是她想像中的腫瘤,當孩子表示想知道更多資訊時,她便用圖畫解釋病人的狀況,例如是接駁在身上的喉管。除了繪畫外,繪本和玩具都是常用的輔導工具,但和孩子建立關係是最重要的,「玩是跟小朋友相處的共同語言,你肯陪他會尊重他,他就會慢慢講,有時甚至不需要語言,他會在玩的過程透露了自己的情緒。」蔡姑娘表示。在輔導過程中,需要重複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被愛的,無論如何都會有人陪伴他的,避免出現更多焦慮的情緒。除了個人輔導,小組形式的輔導可令到兒童認識其他同樣面對喪親的同輩,在特別節日還會舉行聚會,彼此成為了經歷哀傷旅程的同伴。

不是所有孩子能有機會接受哀傷輔導,有些家庭要忙於處理病人的事,又或者當成年人自己的情緒都未處理好,又如何有暇照顧孩子的情緒?更普遍的想法是,小孩只要玩就行,又怎麼會對離世家人上心?蔡姑娘對這說法並不認同,她表示小朋友很敏感,雖然未必完全明白醫學名詞,但他們會留意到其他家人的反應,亦可能會對患病家人的容貌改變感到恐懼,即使表面上在玩耍,但並不代表他們沒有感受,「最簡單,病人住院,小朋友會掛念,這已經是感覺。」。如果錯過了接受哀傷輔導的時機,對兒童造成的影響可以很深遠。近一點的話,對死亡一知半解的孩子面對家人的哀傷情緒會不知所措,不同節日和學校活動都會重複地觸動他們的情緒,但死亡的禁忌文化令他們不敢和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或疑惑,他們會自覺到自己的不同,對建立新的關係感到遲疑和缺乏信心。遠一點的話,孩子失去了成為一個男性/女性的學習對象,這對於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影響更為明顯。相反,如果孩子身邊持續地有足夠的支持,又有空間梳理情緒的話,仍然可以滿足地成長。

事實上,旁人在協助面對喪親的經歷幫助很多,未必每每需要到專業人士的輔導。蔡姑娘提到,家人朋友可以幫忙處理生活上的實際問題,例如葬禮的安排、孩子的照顧、金錢上的問題,這些都是喪親者需要面對的實際問題,當這些問題得到安排後,便可以有空間去處理自己和孩子的情緒。在情緒支援上,聆聽者要避免否定當事人的情緒,例如「你唔好諗咁多啦,你咁唔樣佢(逝者)都唔會安樂!」,其實簡單的陪伴已經很足夠。喪親者會透過不斷重複講述與逝者之間的關係去抒發情緒,因此旁人的耐心聆聽有助釋放感情。蔡姑娘特別提到一點,由於普遍想法認為葬禮就是哀傷的結束,喪親者在葬禮後反而更需要陪伴,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在紀念日的日子,如果能夠關懷多點當事人就更好。即使家人離世已久,情緒還是存在並需要排解的,蔡姑娘記得有一個個案中祖母離世後選擇海葬,在生死忌日子時一家人便會到海邊,這都是一種與逝者連結的方法。

在香港,除了少數公立醫院提供的服務外,主要提供哀傷輔導服務只有兩個機構,分別是善寧會和贐明會,需求往往不能滿足。又可能是,普羅大眾對於哀傷輔導,或者是生命教育都欠缺認識。不過,不同界別正努力透過不同的手法,例如繪本、劇場等讓更多人接觸死亡這個議題。古語有云「未知生,焉知死」,雖然我們不能確實知道死後的世界是如何,但我們絕對可以預備好自己去接迎這個人生一大課題。

撰文:趙鎧汶

資料來源

李金枝 (2013年5月) <單純(Normal grief)與複雜(Complicated grief)的悲傷> 取自香港醫院管理局老人精神科速治服務快訊

https://www.ha.org.hk/espp/ESPP_Newsletter-Vol25final.pdf

贐明會 (2020年12月) <兒童哀傷關懷手冊> 取自http://www.cccg.org.hk/magazine/main/1/